

新加坡市區巡禮【阿拉伯區】【牛車水區】【小印度區】一次走訪三大區域,享受新加坡獨有的多元文化。最喜歡阿拉伯區,超級好逛。

新加坡是一個文化十分多元的國家,小小的土地,住著各種國籍的人口,
走在路上,馬上就有感。
你可能同時看到跟我們一樣的華人,膚色稍微黑一點的馬來人,
還有印度人、阿拉伯人、歐美人,
以及日本、韓國人等等。
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種族結構,讓他們的城市有多個不同文化的區域。
重點是整個區域,範圍還不小喔!
我特地安排走訪了幾個,想感受一下在台灣很難看到的文化。
阿拉伯區 Kampong Glam

先來介紹我們第一個去的阿拉伯區,這也是我們一家人都最喜歡的區域。
之所以會第一個去,是因為我們飯店樓下就是阿拉伯區。
訂房時我根本沒注意到區域這件事,也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阿拉伯區飯店文 看這:https://cetustar.com/village-hotel-bugis/

我們在阿拉伯區的那天,剛好是星期五,
一出飯店便不斷聽到有音樂聲,
走近蘇丹回教堂(照片中的教堂)才知道,原來這天是他們的禮拜DAY。
在多數阿拉伯國家,每週五是穆斯林的聚禮日,
這一天被視為伊斯蘭教中最神聖的一天。

為什麼最喜歡阿拉伯區呢?
因為它真的好有異國風情,好好逛啊!
隨便一個街景、建築,都可以出大片的那種。

尤其到了晚上,餐廳店家紛紛打上燈,彷彿秒飛阿拉伯。

當地人或是遊客,就這樣坐在餐廳外的座位吃起晚餐,喝點小酒。

但坐在街邊吃飯我個人是不行啦!
因為沒冷氣真的是蠻悶熱的,我們選擇買東西回飯店吃。

阿拉伯區的小店很好買,我們這趟旅行的紀念品,也都幾乎是在這裡買的。

好逛好買,價格也不貴。

整排的紀念品任你挑,比較特別的是,結帳的店員很多都是印度人。
他們是從小印度區來到阿拉伯區上班的嗎XDD

每一間店都很有特色,除了紀念品,
你還能在這裡買到:阿拉伯香水、地毯、燈飾、碗盤…等等充滿中東風味的東西,
如果你偏愛這類風格,這是一個會讓人失心瘋的地方。

隔天早上,我們也有再去逛逛,跟晚上截然不同的氛圍。

早上的阿拉伯區,只有少數的早餐店家有開,多了一點恬靜。

我們還買了當地早餐,意外的很好吃。

也有這種西式三明治、漢堡。
推薦大家可以像我們一樣住在這區一晚,
便能同時感受白天與夜晚的阿拉伯文化。
牛車水區 Chinatown

坐上地鐵,我們來到牛車水區。

之所以叫牛車水,是源自於早期缺乏自來水,
居民需用牛車從史必靈街(Spring Street)的水井運水而得名。
牛車水就是中國城啦!
早期中國人、華人移民最多的地方。

看到街邊出現一堆中文字,便知道中國城到了。

我真的好佩服新加坡這個城市,面積這麼小,卻能同時存在多國的文化。

牛車水這裡藏了一個吃飯的好地方,就是麥士威熟食中心。
裡面有新加坡傳統美食與東南亞料理,當然也有中國料理。

重點價格合理,我們晚餐就是在這裡解決的。

提醒一下,這裡面是沒有冷氣開放的喔!

因此點一顆現剖椰子來退火降溫,是一定要的。

吃飽以後,繼續逛一下牛車水的街區。

我們在牛車水沒有買東西,可能跟我們的文化太像,激不起購買慾。

比如筷子?我買筷子幹麻啦!

這褲子是蠻有味道,但我也不是走這路線的啊!

還有販賣一些中國藥材、燕窩等東西,
說實在的,這些我們台灣都買得到,也很厲害。

所以最後我們在牛車水只買了蛋塔,哈哈哈!
港式的蛋塔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然後可能當天是禮拜六的關係,牛車水的人潮超驚人!
每間中國餐廳都近乎客滿,可以的話,
大家盡量挑平日時間,想吃中式料理,應該也比較不用等候。
小印度區 Little India

最後介紹小印度區,這也是讓我們全家最難忘的回憶。
不是我們在這邊吃到什麼美食、買到什麼厲害東西,
而是我們本來打算在這停留1-2小時,最後只停不到30分,就馬上打道回府。

跟新加坡其它地鐵站完全不同,
在前往小印度站的地鐵上,整個車廂大概8成都是印度人。
一出地鐵,你真的會以為來到了印度。
除了映入眼簾都是印度人以外,無法忽略的是濃郁的香料味。

不知是街邊的花還是他們有在販售香料,
那味道真的很、濃、郁,不是臭,反而是香到有點刺激。
我的眼睛跟鼻子都有點不舒服,可能我對這味道過敏?

所以真的很可惜,我在這裡無法好好呼吸,
只能匆匆忙忙到此一遊,就離開了。

雖然只有超級短暫的停留,但還是可以發現小印度區無論建築、販賣物品,
依然有著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色。

話說我之前一直很想去印度、孟加拉這些國家,
但因為這一趟小印度之行,害我被林恰恰笑到現在。
他說我的鼻子怎麼可能有辦法承受,我應該一下飛機,就說要搭機回家了?
正宗的印度應該不會隨處都聞得到香料味吧?
有去過印度的朋友,可以跟我分享心得嗎XDD

充滿各式文化,讓人陶醉的新加坡,
走一趟,彷彿出了好多次國。


